11月16日下午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应邀做客“南湖学堂”,以“吃一只橘子”为题与在场听众畅谈橘子文化。校内及校外慕名而来的听众约180人聆听了讲座。馆长邓彦主持。
讲座在学生饱含深情的散文朗诵中拉开序幕。张晓风特地将买来的一袋橘子放在台上以呼应本次讲座的主题“吃一只橘子”。她认为橘子是中国南方文化的代表,而北方代表是桃子,并从《尚书》、《诗经》的典籍中找到依据。接着,她引用大量的典籍资料来诠释为什么橘子是南方代表。这便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最早描写橘子的诗人。她从屈原的《橘颂》中解读到橘子象征着忠诚的品格、爱国的情怀。她认为我们应该通过了解橘子在文化上的演变历程来让自己爱的根基更深,更加热爱中国文化,热爱国家。接下来,张晓风从历朝历代的典籍中去挖掘与橘子有关的文化,解读橘子在历史上的定位。通过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典籍背后发生的故事,我们仿佛从各个朝代中看到了橘子的出现及发展历史,并深入了解了橘子文化。每个小故事被她用现代语言娓娓道来,变得有趣而意味深长,如马王堆的橘子殉葬、《陆绩怀橘》小故事、《神仙传》里的苏仙公橘井、稽含的《南方草木状》、明人小说《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等,都让现场听众大饱耳福,增长了见闻。她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明白每个事物、每个产业背后都有文化和故事,如果我们多去挖掘,去研究,就会对民族的文化、对国家的爱更多一点。
在现场提问环节,张晓风耐心地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会。她从朋友推荐的书中感悟到人要像大树一样,在年老时,把知识营养分给别人,让后来人得到营养滋润。她从患癌病人以笑容面对每一次病痛折磨的故事中感悟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用笑容去面对困难,要坚持做真诚的人。她认为,我们阅读的每本书都包含着智慧的结晶,都会影响到我们,所以要博览群书。
今年高龄77的张晓风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文化根底深厚,她的讲座一气呵成,让人钦佩不已。她在讲座中体现出来的环保精神、对公平、公正、法制精神的尊重和维护,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动;优雅的气质,率真的性格更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张晓风教授被誉为华语文坛最温柔的一枝笔,她的散文影响激励着一代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讲座结束后,张晓风还在新开张的新华书店校园书店内举行了签售活动,场面火爆。
(撰稿 图书馆 叶海燕 摄影 伍尚琳)
相关链接:
张晓风,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国学及文学创作四十余年。为享誉华人世界的古典文学学者、散文家、戏剧家和评论家。作品曾获中山文艺散文奖、吴三连文学奖等多种奖项。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课本及中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