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聆听湖波上的生命律动——湖南理工学院举办“洞庭渔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7日 10:33 袁嘉珺浏览:

11月14晚,在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内,一场主题为“古韵新声:聆听湖波上的生命律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洞庭渔歌”分享会在这个温暖的冬日成功举办,为在场80余名师生读者带来了一场兼具听觉享受与文化浸润的文化盛宴。

活动开始,特邀嘉宾“洞庭渔歌”省级传承人陈岳林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洞庭渔歌起源、种类、价值以及洞庭湖畔的渔家情怀。在他的话里,每一个故事都生动感人,令人不禁沉醉其中。从号子、山歌、小调等不同种类的鲜明特色,到其承载的民俗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从洞庭湖畔“朝出渔舟逐浪行,暮归舷载满天星”的捕鱼生活,到春采菱角、夏捕银鱼、秋晒鱼干、冬围湖塘的四季风物;从渔家邻里互助的淳朴情怀,到渔歌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传承脉络,每一段讲述都饱含温度。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看见渔民们摇橹撒网的身影,读懂了伴湖而生的艰辛,更体会到了他们在劳作中绽放的生命光彩。

接着,另外一位区级传承人鲁姣老师用美妙的歌声向我们传递着洞庭渔民的美好生活画面,她教在场观众们一句句唱《河水哪有我眼泪多》,不仅让大家掌握了渔歌的基本韵律,更是让同学们对渔歌的认知从“遥远的民俗”变为“可触摸、可吟唱的文化”

本次分享会让观众们远离城市喧嚣,悄然走进了渔家人的精神世界,真切感受到了传统音乐中蕴含的蓬勃生命力。洞庭渔歌不再是古籍中模糊的记载,也不再是老一辈口中的回忆,而是通过嘉宾的讲述与吟唱,在新时代的舞台上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洞庭渔歌作为湖湘文化的珍贵瑰宝,未来仍需以敬畏之心守护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让这天籁之音一直回荡在洞庭湖畔,在代代相传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袁嘉珺

编辑:王卓尔

初审:黄嘉慧

终审:陈  

摄影:王 何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