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一场主题为“鼓之韵 楚之魂”的岳阳市级非遗项目“楚鼓舞”展演分享会在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内精彩上演。“楚鼓舞”传承人、岳阳市原文联副主席戴宝萍老师受邀前来,与现场100余名师生读者一起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本活动由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和岳阳市岳阳楼区文化馆联合举办。
活动开始,戴宝萍老师开始介绍岳阳市本土的文化历史从而引导出“楚鼓舞”这一非遗项目。她为大家介绍了“楚鼓舞”的起源,以及关于“楚鼓舞”的各种文献的描绘,如《九歌・东皇太一》的祈福之舞庄重典雅,《国殇》的战舞激昂悲壮,《楚辞・湘夫人》的抒情之舞温婉缠绵,精彩的讲述让观众仿佛穿越回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沉浸式体验楚文化的浪漫与厚重。“楚鼓舞源于楚人的祭祀礼仪,是古人沟通天地、祈福纳祥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楚地人民的精神信仰与生活智慧。” 戴老师结合自己四十年的传承经历,分享了楚鼓舞的动作精髓、鼓点韵律背后的文化寓意,以及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接下来,两位年轻的舞者上台表演了“楚鼓舞”的一些经典动作,舞者身着复刻的楚地传统服饰,身背独具特色的锣鼓装备,他们以腰为轴,手、足、身、鼓仿佛融为一体,在铿锵有力的节拍中,将楚人的豪迈奔放与细腻柔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互动环节,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积极向嘉宾提问。从“为何要传承楚鼓舞”到“青少年该如何参与非遗传承”,嘉宾一一耐心解答,让同学们对楚鼓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鼓点未歇,文脉永续。作为岳阳本土唯一的舞蹈类非遗项目,“楚鼓舞”的千年韵味,在分享会上得以延续与升华。非遗传承的火种,也在现场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悄然播撒。未来,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稿:刘依豪
编辑:王卓尔
初审:黄嘉慧
终审:陈 近
摄影:刘语宸 周婧萱